青苗计划赋能乡村科普恐龙探秘启迪少年科学——河北地质大学土地学院“青苗计划”志愿服务队科普进校园活动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教育帮扶号召,推动科普教育资源向基层延伸,7月3日,我院“青苗计划”志愿服务队受张家口怀来县新保安镇光明街驻村服务队邀请,走进新保安中心校,开展“探秘恐龙王国”主题科普活动。活动旨在通过趣味化、互动化的科学教育,激发乡村青少年对古生物知识的兴趣,培养观察分析能力与环保意识,让科学种子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。
活动以“恐龙找不同”互动游戏拉开序幕。主讲人李雅培带领同学们对比腕龙与三角龙的生理特征,围绕“脖子长短与取食习性的关联”展开热烈讨论。通过观察恐龙形态差异,同学们初步理解生物“结构适应功能”的进化逻辑,在欢声笑语中建立对古生物适应性特征的认知框架。✦ 恐龙家族大揭秘✦


讲解中,主讲人介绍古生物世界:“远古地球有奇特的动植物,共同构成生态系统。”她展示古植物化石图片,让同学们直观感受亿万年前植物模样,仿佛穿越史前森林。她重点讲解恐龙分类:霸王龙等肉食性恐龙有锋利牙齿,腕龙等植食性恐龙脖子修长,似鸟龙等杂食性恐龙“不挑食”,通俗讲解让同学们兴趣浓厚。
✦ 探秘不止✦
随后,她展示华北龙、始祖鸟及恐龙蛋化石图片,称其为“时光胶囊”,“这是我国晚白垩世最大蜥脚类化石,世界级珍宝”,引发同学们向往。探讨恐龙灭绝时,她介绍气候变迁、陨石撞击等假说,强调“环境变化对生物生存至关重要”,结合现实引导思考环保意义,环保种子悄然扎根。“霸王龙的牙齿属于哪种类型?”“植食性恐龙如何消化粗纤维?”互动答题环节中,同学们争相举手作答,答对者获赠盲盒扭蛋和手账礼包。活动尾声,服务队发出“河地大博物馆探秘邀约”,鼓励同学们携活动中萌发的求知热情,在专业地质展馆中解锁更多古生物奥秘。
此次活动不仅让新保安中心校的同学们系统了解恐龙演化历程,更通过边看化石边玩游戏、边听讲解边想问题的科普互动方式,培养其科学思维与探究精神。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“青苗计划”志愿服务活动,以专业学科资源为依托,打造系列科普品牌活动,助力乡村青少年拓宽科学视野,在古生物魅力与自然奥秘的探索中,培育兼具科学素养与地质情怀的新时代少年。